目前分類:三言兩語 (140)
- May 30 Thu 2013 23:13
誰說術後保養品就一定安全?
- May 07 Tue 2013 21:40
台灣品牌的一窩蜂效應
- Mar 25 Mon 2013 22:23
廣字號是否名存實亡?
- Mar 16 Sat 2013 16:49
你知道肌膚也是會鬧脾氣的嗎?
- Mar 06 Wed 2013 23:41
美容醫學亂象何時休?
上個月因為感冒去了多年來常去的診所看診,居然發現醫師開始施打雷射療程,雖然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接觸醫美通路,也看了許多小兒科、耳鼻喉科、泌尿科的醫師「不務正業」,進軍醫美的市場(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科別的醫師也有加入這場戰局),不過還是第一次遇到幫自己看感冒的醫師也來搶這塊大餅,更是讓我擔心這種美容醫學亂象會發展成如何?
首先和大家告知一下,目前由衛生署公佈的《美容醫學機構認證及執業人員管理辦法》,將「醫美」正式更名為「美容醫學」,所以稱為「美容醫學」或許會比較恰當,而不是「醫學美容」。
美容醫學這個市場很龐大,根據商業周刊的資料來看一年就為台灣帶來了430億的商機(而且還不包含陸客來台貢獻的變臉業績),近期連美髮業也加入了戰局,開設了醫美診所,當大家都投入了這個產業想要大撈一筆時,也一定會發現競爭對手很多,尤其走在台北街頭更是誇張,都快要和便利商店一樣多了(你去東區逛逛就可以體會了),尤其是忠孝東路上的診所貢獻的業績,據統計佔了台灣醫美整型市場的1/3,只能說真的是超級可怕,而這樣競爭下帶來的會是什麼?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倒閉的、換經營者的診所都大有人在。
不過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業者是否能提供消費者真正有保障的技術及需求,在這場競爭下,「削價競爭」是常見的手法,就連有知名度的業者,也都會展開價格策略,將客人吸引過來或是留下來,何況是那些轉戰美容醫學通路,但知名度又不夠的業者,「削價競爭」真的是吸引消費者的手法,畢竟不先讓客人進門,怎麼會有機會做成生意,或是把其他同業的客人拉過來。
但我擔憂的是醫師在技術上是否純熟?像是業界常說最會施打雷射的人其實是賣器材的業務,他們還要敎醫師機台的能量調整和施打,我也看過同業為了和診所做生意,讓一個泌尿科轉戰美容醫學的醫師先施打看看,結果打傷了肌膚,所以叫我怎麼能不擔心這些醫師的素質?
- Jan 24 Thu 2013 22:38
過年的safe保養術~
- Jan 13 Sun 2013 23:25
為何皮膚總是越保養越差?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身邊有些朋友不注重保養皮膚卻比你好?有些朋友沒有一堆瓶瓶罐罐,只有做好洗臉和保濕,皮膚也好過有一堆瓶瓶罐罐的你?你會不會覺得保養步驟全都做了,為什麼肌膚還是沒有很好?或許問題就出在你的保養步驟「全都做了」。
不知道是誰創造出來的說法,「外面空氣很髒,污染很嚴重,就算沒有化妝也要卸妝」,如果這樣的說法成立,那我看大家的肺應該會先完蛋吧!如果有品牌提出這樣的訴求,我只會覺得那個品牌推出的潔顏產品居然連臉都洗不乾淨,還一定要搭配卸妝產品,這樣我才不想買,不過相信這只是讓卸妝產品多一個銷售機會的話術,不然只有化妝的人才使用卸妝產品,那產品銷售量就很難提高,所以不創造出一些話術來教育消費者,那業績哪裡來?
一般消費者相信了這種「行銷話術」後,就算不化妝也會進行卸妝和洗臉兩個步驟來做清潔,當這樣的行為進行時,就會和朋友分享一定要做到這兩步驟,臉才洗乾淨喔!逐漸這就會成為「理所當然」的保養步驟,至於這樣的程序對不對,一般來說都要等到肌膚出問題才會來檢討,畢竟消費者大多數都是屬於要親身體驗到慘痛經驗才會修改自己做法的類型,萬一沒有問題當然就持續做下去啦!對我而言,這種「雙重洗臉法」建議使用是在有上妝或是有使用到防水、潤色效果的產品時,再進行使用,會是比較適當的方式,除非你的工作環境真的會讓你的肌膚有較難清洗乾淨的狀況,不然我是不建議經常使用的。
卸妝和洗臉其實都能夠達到輕微去角質效果,所以你每天其實都在做去角質的動作,再加上一週要做一次去角質的動作(我常在想到底是誰定義出一週要去一次角質這個常見的說法),或是要敷泥狀的清潔面膜加強清潔,有些朋友平時還要搭配含有果酸、水楊酸或杏仁酸成分的產品,或是利用粉刺貼來拔除粉刺,來對付痘痘及粉刺問題,到後續保養時,還用化妝棉沾濕有清潔效果的化妝水,來做個再次清潔的動作,萬一還有每個月還有進行雷射及果酸療程,那就真的是集去角質於大成啊!大家要記得,以上所說的動作全都具有去除角質的功效,但是你臉上真的沒有那麼多的角質可以給你去除。
- Dec 07 Fri 2012 22:31
「女子化妝時點菸導致臉部突然著火」事件看法分享~
- Dec 02 Sun 2012 21:44
淺談「雜誌隨書附贈」~
相信各位朋友在各大書店,常看到時尚或美妝雜誌上,有「隨書附贈」這樣的好康,尤其現在大家都玩很大,很多都是「正貨」上場,搞的到底是為了要贈品才買雜誌,還是為了買雜誌順便獲得贈品,已經讓人搞不清楚了~
「隨書附贈」真的是很吸引人的噱頭,一本雜誌可能只要花費100~200元左右,但是可以獲得好幾百元或是上千元以上的美妝保養品,真的很讓人心動,對於消費者來說花少少的錢,就可以獲得雜誌和美妝品,在這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真的是很划算的,不過對於廠商和雜誌社,又會有什麼樣優缺點,這次就換個角度來看看吧!
「隨書附贈」的部份其實會因合作的雜誌不同,而產生廠商和出版社在合作條件面上也會有所不同,有些是可以用隨書贈品來換取雜誌內頁版面及附在雜誌上面裝產品的紙板,也就是說不用花額外的預算,直接用產品來交換(不過產品本身也是成本啦!),有些合作可能需要用產品和部分的預算來做配合才能夠交換,
當然還有贈送聯名產品或是其他不同的合作方式,不過就要視每家出版社的合作方式而定。
- Oct 06 Sat 2012 15:06
打開我的化妝包,看看有什麼~
- Aug 11 Sat 2012 00:08
不要陷入杏仁酸一定很安全的假象~
- Jul 23 Mon 2012 21:52
美容乙級學科考試結束+DARPHIN活力C激透亮系列新上市
- Jul 07 Sat 2012 15:44
忙碌的日子還是要做好防曬、保濕~
- Jun 10 Sun 2012 22:48
美白不防曬,肌膚傷很大~
- Feb 16 Thu 2012 22:45
萬一有遇到,請你停下來看一看~
- Dec 29 Thu 2011 22:23
時間過好快,要迎接2012年啦!
- Dec 24 Sat 2011 15:57
有顆粒的潔顏產品請小心使用~